南極考察.2019
出發:
Feb/6/2019晚上從Newark機場出發, 飛機大約誤點兩個多小時, 直到Feb/7凌晨才起飛。經過了11個小時的長途飛行, 我們到了阿根廷首都Buenos Aries, Argentina,這是我第一次踏上南美的土地。我在飛機上有稍微小睡了一下, 可能是因為太興奮的關係, 並沒有好好地睡著。我對阿根廷的印象不深, 只知道他們有足球跟烤肉。
阿根廷的Pampas草原是個天然的大牧場, 牛隻的活動空間很大, 吃的又是有機的牧草, 牛肉品質很好。只可惜這次來不及辦阿根廷簽證, 所以只能待在機場裡面。下次有機會到阿根廷, 一定要吃一下他們的烤肉。
在美國,很多養牛的地方地上根本就沒有長草, 也就是說牛是養在泥巴地上。美國人養牛不餵草,因為美國的玉米和大豆產量過剩,譬如美國的農業大州愛荷華州,90%的耕地都是種植大豆和玉米,為了消化這麼多的產量,於是就把它推廣給畜牧業,所以美國牛是吃玉米和大豆的。
產量是農夫們最關心的事情,為了提高產能,他們會大量的使用氮肥,肥料不僅會肥了作物,也同時也會讓大量的野草生長,為了除草,農夫又大量使用除草劑,這些化學物質都會污染土地和水源。
我們知道牛天生是吃草的,不是吃玉米大豆的,所以牛的腸胃不是很能夠消化穀物。一但牛生病了, 就給抗生素, 所以美國有70%以上的抗生素都賣給了畜牧和其他養殖業者,藥廠每年約賣50億美金的抗生素給他們。抗生素好像已經變成一個負面詞彙,但其實抗生素是一項很重要的發明, 它把人類的平均壽命從50歲提高到了75歲。說了那麼多,其實只想説一件事,就是有機會,一定要嚐嚐阿根廷沒有污染的牛肉。
阿根廷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, 有農業, 有礦產, 有觀光資源, 氣候也很好,離美國及歐洲都不會太遠, 只可惜領導者沒有好好地經營, 否則發展將是無可限量的。
我們在阿根廷只是轉機而已, 在等了六個小時之後,我們轉機到智利Santiago, Chile,接著再轉機到終點站Punta Arenas。原本以為行李會一路直掛到Punta Arenas, 還好Kenneth多問了一下, 才知道我們還要先去把行李給領出來, 接著再重新入關。要不是Kenneth的機警,我們的行李就到不了Punta Arenas。這看似一件小事情, 事後回想起來, 覺得影響甚鉅。想想看萬一行李不見了, 對這趟旅行會造成多負面的影響。我又聯想到了, 在出發前,耿阿姨曾提醒過我要查明「持台灣護照在阿根廷轉機需不需要辦理簽證」。我馬上詢問了阿根廷代表處, 他們說轉機不需要簽證。所以一件事情要能辦成,有很多小地方都需要仔細的思考,小地方有可能是大關鍵。
以後如果有旅客要從Santiago, Chile轉機到 Punta Arenas,一定要記得提醒他們去看一下行李要不要先領出來。
還有以後貴重或是必須的用品,一定要放在Carry-on,以免行李弄丟了。
Punta Arenas:
經過了兩天30個小時的飛行和轉機,終於到了 Punta Arenas。這時已經是Feb/09 的早上了。早餐時,第一次見到了賀陳先生和Tim。對賀陳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他的笑容,對Tim的第一印象是長得很高大。
中午Kenneth很熱情地請大家一起吃烤肉。這間智利餐廳的烤肉很特別, 三大隻烤全羊被掛在玻璃的房間裡, 中間有爐火在燒著, 好看又好吃。我們四個人叫了三份烤肉, 沒想到東西居然多到吃不完,而且每一樣都很好吃。
在下午的時候, 我跟Tim與賀陳先生抽空在彭塔的市區逛了一下。大概是因為風大的關係, 這裡的樹長得很奇特。這裡雖然是個小城市, 但是街道很乾淨, 汽車也會禮讓行人,。彭塔緊鄰著一望無際的大海, 但不會感覺到很潮濕,是一個舒服的小鎮。我們還逛了一間中國百貨公司, 東西齊全, 價格便宜, 中國人真的很會做生意, 我看南美的商人很難能夠跟中國商人競爭。
我在遊客中心裡看到了一幅大型的智利地圖, 在詢問了他們之後知道智利南北長4200公里。我心裡想著這個國家要發展還真不容易, 因為交通就會是一個大問題。
下午同時也進行了報到, 聽到了好消息, 說明天的天氣還不錯, 飛機應該會準時起飛。人家說農夫要看天吃飯, 在南極旅遊, 就跟農夫一樣, 要看天氣來決定, 氣候這個不確定因素將會左右所有的行程, 這就是南極。
午餐還正在消化當中, 轉眼間又到了晚餐時間。Kenneth又再次熱情招待大家去吃帝王蟹。南極附近海域產帝王蟹,海鮮在這邊也是有名的。有了中午的經驗, 這回大家都有共識, 不要叫太多菜。我們叫了一隻帝王蟹和沙拉, 搭配著葡萄酒, 讓我們大家都享受了一頓美好的晚餐。在第一天就吃到了烤肉跟帝王蟹, 實在是太滿足了。
船上第一天:
早餐是在飯店吃的, 這時第一次看到船上的其他中國遊客。中國是南極旅客成長最快的國家, 在2018年,中國遊客約佔所有南極遊客中的16%,比起前年成長了4%。來南極旅客中美國還是佔最大宗的,約佔33%。早餐一下子就被拿光了, 廚房是有準備的, 但是補菜的速度太慢了, 人多時, 備菜的速度應該要增快。
吃完了早餐就出發到機場, 準備搭飛機到南極。搭飛機到南極是新的旅遊方式,在2018年,南極總計有51,707旅客,大部分的旅客都選擇坐船,只有大約7%的旅客選擇用搭飛機的方式去南極。選擇搭飛機有利有弊,優點是只要兩個小時就可以到南極半島的喬治王島;缺點是船不受天氣的影響,隨時可出發。但是飛機一定要等到氣候允許了,才能夠起飛或降落,遇到氣候不好的時候,有可能要等上一段時間。
大家此時都很興奮, 臉上都是期待的表情。我們搭的是包機, 飛機上還有很多的空位。想不到兩小時的航程, 飛機上居然也有準備一份點心, 它的三明治還蠻好吃的。飛行員的駕駛技術也不錯, 整體感覺比美聯航更舒服。飛機降落在喬治王島的機場,那裡是智利的空軍的機場, 地上是石子路, 但是飛機降落的很平穩, 終於來到了南極。
接著大家換搭小艇到郵輪上, 下午馬上就有活動安排。大家分別搭上小艇在南極巡遊, 覺得蠻興奮的。45分的巡遊,有人表示太少了, 這代表大家不想待船上, 想多出去玩。
吃完晚餐後有安排演講, 不過演講有點太多了。一開始人還蠻多的,代表大家都想多瞭解南極一點。但後來大部分的人都走掉了, 或是在打瞌睡。這表示大家都很累了, 一下子吸收不了這麼多知識。而且從中國來的遊客都還有時差,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覺得特別累。我覺得演講要針對當日的活動, 提供即時又簡潔的知識, 比方說在出發前或在晚餐後, 做個十分鐘的簡報, 跟大家說明我們今天去哪裡, 介紹一下那裡的動物,地形和歷史,這時候大家的學習意願都會好一些。
我問了一位坐在我前面到旅客,她來自廣東,大約五六十歲。我問她為什麼想要來南極, 他說他們原本是要去彭塔附近的國家公園, 一看到剛好有打折的船票, 他們馬上就報名了。我在船上跟其他遊客接觸的機會並不多, 一旦有機會, 我都會跟他們聊一下。
船上第二天:
早上跟兩位來自北京的遊客一起吃早餐,他們都已經退休了,從北京搭了30小時的飛機來到這裡。他們都是喜歡攝影的朋友。我問他們為什麼想要來南極,他們說他們都是搞攝影的,從一些報導裡了解到南極,所以想來看看,攝影,然後在朋友圈裡發發消息。他們半年前就訂了這趟旅程,因為南極的行程只接受事前預約,而且還不能退費。可以理解萬一行程受天氣的影響而耽誤了,他們會有多失望。
南極其實大部分的地方都沒有被開發,少數一些有駐人和基礎設施的地方,通常是各國的科考站,所以參觀科考站,就成為來南極旅遊一項不可或缺的旅遊項目。南極的永凍冰層裡面,記載了地球千百萬年來氣候資訊,南極的科研價值還是很高的。
今天上午參觀了中國的科考站-長城站,中國在南極的起步比較晚,但是也建立了不少的科研站,長城站建於1985年,是中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。
晚上聽了李占生老師關於中山科考站工作的精彩演講。我後來也跟李占生老師聊了一下,我向他表示我的敬意。雖然我是從台灣來的,但是我對他為了中國在南極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,深表敬佩。他在演說中一度哽咽,我知道這是由於他曾經全心全力地投入中國中山科考站的選址工作,過程中困難重重,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,最後居然克服了每一件困難,奇蹟似地完成使命,整個過程就像電影情節一樣精彩。(真的可以考慮拍成電影,找彭于晏來當男主角)當然成功最關鍵的就是他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,還有他對國家的熱愛。再度回到這裡,南極對他而言已經不是一個旅遊景點,而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。他的生命曾在這裡燃燒,發光。在這個都是中國人的場合,講述著他對國家所做的事情,時間對了,地點對了,觀眾也對了。我相信他也能感受到了聽眾的熱烈響應,這是一場相當動人的演講。
當時的種種困難,沒想到在日後回想起來,卻成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。當仍沒有人想要在做事情的時候遇到困難,但是若沒有這些困難的話,也不會有這麼精彩的回憶。我也用這個故事來勉勵自己,「困難就是人生的色彩,困難越多,人生就越是多采多姿,生命就越是豐富。」
船上第三天:
早上出遊的時候,小艇旁邊坐的是一位女士,大約五六十歲,她來自成都。這表示南極這種高端旅遊,不只是在北上廣這幾個大城市有市場,在一些內陸的一線城市,也充滿著廣大的客源。
下午去到了一個島上,這個地方有一個大型的鯨魚骸骨。我在看鯨魚骨頭的時候,有一位朋友叫住我,連續兩次喊我不許去撿鯨魚骨頭。這是一位來自北京約50歲左右的男性,剛好在前一天我和他們一起聊了一下 ,他是從事法律相關工作的。我其實已經問過解說員Annie,她說我可以去摸摸看。我不是要撿,只是想摸一下,不過我彎下腰來的動作,他在遠處看來覺得我是要去撿那骨頭,他不想要我破壞了南極的環境,所以才會大聲地吆喝我兩次,叫我不許撿。聽到他大聲的嚴厲制止,我心裡面其實是蠻高興的,我知道他已經在實踐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的口號「愛地球 重環保」。如果不去實踐,那麼這只是眾多口號中的一句。然而實踐並不容易,必須先要能了解,然後經過思考後產生認同,實踐就是最後一個階段。
我覺這趟南極的旅遊,特別能讓大家體會「愛護並保護自然環境」。我們每次搭小艇前,都必須要刷鞋與消毒。到了岸上,也必須跟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。還有跟台北捷運一樣,全程都不准吃東西。透過不斷地重複這些儀式,還有探險隊員們對環境保護的信念,再加上南極得天獨厚的條件,這所有的種種,在潛移默化中植入了遊客的心中,讓遊客能夠自然而然地把環境保護擺在自己的方便前面。一般而言,旅客都是高高在上的,想把東西擺在他們的前面,是很不容易做到的。能夠做到這樣,絕對是旅行業者的一種成就。用這種方式經營南極旅遊,越多人來南極,對南極的保護力道就會越強。
在晚餐時船渡過海峽,終於體驗到了南極的風浪,聽到了有人嚴重的暈船,於是趕緊吃了暈船藥。幸運的是這時剛好到了就寢時間。先把所有易碎物品都放到地上,然後躺在床上,接下來就把床當成是搖籃,閉上眼,船搖床也搖,搖呀搖,搖呀搖,在暈船藥和船搖晃的交互作用下睡著了。不過晃得這麼厲害還是很不習慣,半夜裡被搖醒了好幾次,在搖搖晃晃中,必須要抓住扶把才能走到浴室上廁所,真是難得的體驗。早上醒來風平浪靜,彷彿做了一場夢,不過看到了浴室地上灑落一地的用品,告訴我這個夢是真實的。
船上第四天:
跟兩位來自廣東的女士們聊天,其中一位76 歲,她想要知道今天看到的企鵝叫什麼,我幫她查了一下,中文叫做白眉企鵝。我問她為什麼要來南極,她說她想趁著還能走動的時候來一趟這裡。她對「南極旅遊指南」這本書很有興趣,我請她留了地址,我們回去時再寄給她。隔一天,還有幾位廣州來的旅客對這本書也很有興趣,我們回去也寄了這本書給他們。他們收到書之後馬上就用微信表達了感謝,還告訴我們以後去廣州一定要找他們。
另一位女士大約六十歲,我問她為什麼要來南極,她說其他地方她都去過了,所以想來南極看看。我問她去過那麼多地方,有哪些特別的地方。她隨口就說出一大堆,有四川稻城的藏族區,巴西的大瀑布,阿根廷的冰河,北極的極光等等。她幾乎全世界有名的,沒有名的地方都去過了。在和這些旅客交談中,我發現這些旅客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他們都是專業的玩家,去過世界上許多不同的地方。她說她們廣東團的朋友一致的看法是,來南極的性價比不是最高的。譬如阿根廷的冰川比南極的冰川還要來的壯觀,她在南非也看過企鵝。其實應該要讓她們了解南極還有很多壯觀的地方,沒辦法在這次的旅程中全部呈現。不過她的看法到最後轉變了,這位女士在最後一天午餐時正好坐在我們隔壁。他們跟Kenneth有對談,我正好在場。從他們的談話中,我聽到了一些正面的Feedback。他們認為這趟旅程所得到的服務很好,是值得的。很多時候因為天氣的限制,或是時間的限制,無法將南極最美,最壯觀的一面呈現在旅客面前。但是有一點一定可以做到的,就是服務人員的服務品質和熱誠,服務品質在一趟旅行中,絕對是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晚餐時,隔壁桌子的客人也說這趟旅程花這麼多錢,還是值得的,因為有這麼多人服務她們,而且品質也很好 。這點我也感受到了,船上大約有一百位左右的旅客,但船上的工作人員就有將近七,八十位, 能夠感覺到他們服務的熱誠。雖然服務人員沒有從台灣來的,但我相信服務熱誠與品質絕對是台灣人的優勢,希望以後能有多一些的台灣人參與國際郵輪的服務工作。我在這趟的旅行中,遇到有人需要幫忙的,我也會盡我的力量去幫助他們,盡量能幫台灣人做一點外交。
船上第五天:
跟幾位廣州團的朋友們一起聊天,他們去過很多不同的地方。我問他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讓他印象深刻的,他們介紹了不丹,他們說那裡是一個快樂的國度,雖然人民的收入不高,但是可以從當地居民的眼中,看到他們的幸福。他們也對這次的活動感到很滿意,覺得船上的工作人員很有服務熱忱。還有他們很喜歡船上所提供的這些講座。我對他們說,透過這些講座,讓我們可以把所看到的,譬如企鵝,海豹,鯨魚跟學習到的知識連結起來。就如同孔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」。你所學的知識,在適當的時機得到驗證,不也是一種快樂嗎。透過船上所舉辦的不同演講,學習到新的知識,再跟自己所看到的作連結,這種視覺與知覺的連結,是最容易讓人印象深刻的。這時這趟南極旅遊就不再只是照片,而成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。
我問其中一位女士,這趟行程中她印象最深刻的什麼,她說是看見殺人鯨,她說在晚上的演講,聽到連船長都像個小孩子一樣拿著相機追逐殺人鯨,她覺得印象特別深刻。連每天都在南北極跑的船長都還會被南極感動,更何況是初次來的這裡的我們。而我當時正好在船橋,我親眼看到了船長拿著照相機追出來,我當時只是覺得很驚訝,沒想到船長也會這麼興奮。後來仔細想一想,才知道這代表著南極的魅力,連每天在這裡行走的船長都無法被麻木。
下午去參加了南極的極地跳水活動,很期待,因為從來沒有在南極跳過水,不過天氣真的很冷,可以預料到身體一定會凍僵的。其實最讓我緊張的還是全船的人都站在甲板上看著我們跳水,我雖然很不好意思,但是一輩子搞不好就只有這一次可以在南極跳水,不管怎麼樣也要硬著頭皮下去,下去之後馬上就凍僵了,水比我想像的還冰,還有隱約聽到甲板上有人說怎麼會這麼白,希望其他人沒有聽到這句話。
船上第六天:
聽到了前一團的朋友,因為壞天氣,延遲了行程;還有後一團的旅客,因為有人身體不適,必須返航就醫。我們這一梯次的活動真的是太順利了。不過,在最後一次的探險活動中,很湊巧的讓我們體驗到了南極的天氣。原本預計是要在島上待一個半小時,可是強風和冰雨,讓大家都急著想要回到船上。這次的登島,讓我們第一次體會到了南極的壞天氣,但卻一點也不掃興 ,因為體驗南極嚴峻的氣候,本來就應該是南極體驗中很重要的一塊。我看大家都是笑著回到船上的,紛紛表示這讓我們的南極體驗更完整了,真是太巧妙的安排。
上船後跟幾位來自北京的旅客聊天,他們遊遍了大江南北。我問他們有那些地方是他們印象深刻的。他們一致都向我推薦西藏。他們說西藏除了天然的美景外,最讓他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人。他們說西藏人的那種天真,從眼神裡就可以看出來。得知我是從台灣來的,他們也主動地聊到台灣。這次和一些內地的朋友聊天,發現他們其實都蠻珍惜台灣的,因為台灣還保留了中國的傳統文化,民眾友善,還有民主制度,所以他們都希望台灣能夠繼續這樣一直保持下去。
我也推薦大陸同胞多來台灣玩,但是他們說台灣對自由行限制很多,他們都是玩家,所以多半不想參加旅行團,但是他們說台灣對自由行限制很多,台灣的自由行其實並沒有那麼自由 限制多,讓他們覺得很不方便。我覺得台灣政府要對自己更有信心,應該要歡迎更多的大陸遊客來台灣旅遊,讓他們看看台灣的好。他們會想保護南極的自然環境,同樣的也會想保護台灣所保持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民主制度。越多大陸人民來台灣,了解到台灣的好,對台灣就越有保障。
南極的環境為什麼值得大家去保育,因為地球其他的地方都已經被人類開發破壞了,我們只剩下南極這片最後的淨土。
台灣跟南極一樣,值得大家的保護。因為台灣保存了中國的傳統文化,同時也實行了西方的民主制度,台灣就是中國人的南極,最後的一塊淨土,中國人了解到了台灣的價值,就會想把台灣一直保存下去。
台灣更值得向全世界去做推銷,台灣是一個安全又美麗的地方,除了美食之外,台灣四面環海,有60%的土地是被森林覆蓋,有超過200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。世界上有1.5%的生物物種生存在台灣,10%的海洋物種生存在台灣海域,台灣還有高達653不同種類的鳥類,所以台灣有很好的觀光資源,不管是動物,植物,或是特殊地理環境。最重要的是我們有熱情的民眾,歡迎全世界的人都來台灣旅遊。
回到飯店:
原本是要搭中午的飛機,因為天氣狀況臨時延到了晚上,這又再一次讓大家體驗到了南極無法預測的天氣。中午廚房準備了材料讓大家來包餃子,我也跟大家一起去包餃子,整個過程讓大家的距離又更拉近了,同時餃子也比想像中的好吃。
晚上大約11點多飛回了彭塔,回飯店後把行李整理了一下,到了半夜快兩點才睡。早上一大早就起來了,因為要趕飛機回美國。吃完早餐之後,跟大家依依不捨地道別。Tim, 賀陳先生,還有廣州團的朋友都親自來飯店門口送行。這種不捨,說明了這是一趟深刻的旅程。
聽說企鵝寶寶剛出生時血液是冷的,然後才慢慢地變熱。這就是我這一趟南極之旅的感觸。一開始還不覺得,到最後結束時情緒到了最高點。這趟南極之旅,最讓我不捨的是人,是跟大家相處這麼多天的情感,在與大家告別的那一刻上升到最高點,真的不捨與大家的相聚要在此時劃下句點。
在這次的南極旅行中, 我認識到了很多朋友,我看到了賀陳先生的愛讀書,深刻思考,愛笑和謙虛,我也認同他的價值觀,有這樣的人在政府工作會讓我比較放心。Tim 的執行能力讓我印象深刻,協會能夠找到這麼能幹的人來當秘書長,是協會的福氣。Kenneth的決策力,每一件事情都能夠思考到很多面向,對員工的關心和愛護,還有能夠把南極這個完全沒有任何基礎設施的地方,開發成一個大家都會想來旅遊的景點,的確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。我在短短的幾天裡, 就從這些前輩身上看到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,這是我最大的收穫。
結論:
我覺得一個好的旅遊體驗,不會在旅行結束的時就中止了,而應該會繼續留在旅客的心中醞釀與反芻。旅行不只是去過那個地方和拍到一些美麗的照片,而應該要更深刻一些。有可能在旅行過程中,刺激到自己的感觸,也有可能在旅行回來之後才催發自己的思考,讓自己的生命跟這趟旅行產生連結。這個連結有可能是經由特殊的景色,動物,食物,文化。不過我覺得更大的一部分應該還是來自於人,來自於服務團隊的專業,服務人員的熱忱,還有更重要的是在旅行中所結識到的朋友,這所以的一切交織在一起,構成一個完整的旅行體驗。
有一句話讓我一直記到現在,這是我在大學修森林遊樂這門課時的學到的一句話 “Take nothing but photographs; Leave nothing but footprints”。我現在要將這句話稍微改寫一下, 南極的景物, 就讓它留在南極; 但南極的情, 我則要將它給帶走。
BBQ
Day 1
Day 2
Day 2
Day 3
Day 3
Day 4